人们知道的“木桶定律”或者“短板效应”,那么阿拉伯世界正在变成“地球村”的短板。可以看到阿拉伯世界在现代社会的变迁历史:“一战”因为反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赢得独立“二战”时的贡献,即战后以色列建立后阿拉伯各国的强烈反应引起的四次“中东战争”因为“石油危机”带来的黄金时代,随着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化为云烟,阿拉伯人民的安全失落与美国黄金上世纪90年代形成对比,这也许推动了本去制造“911”事件结果是西方对阿拉伯世界敌视国家“动手”形成这样的乱局。如果知道这些后果,美国前总统布什在2003年3月20日还会发动“伊拉克战争”吗?而且这一场战争引发了后来对利比亚政权的推翻,以及现在一系列的事件。要看到即便现在的恐袭事件依然存在“指向性”,针对的是对阿拉伯世界发动战争的国家或者支持人群,将来会不会变得像伊拉克恐袭的那样随意性不得而知。但如果西方社会在政策上再有什么重大失误,未来阿拉伯的伤痛可能加重乃至伤口腐化,从而渐渐变得难以治愈,使得局势变得控制莫测。
历史没有如果。阿拉伯世界从繁荣有逐渐成为“洼地”的趋势,但这个“坑”是西方人挖的,但正从想赚一笔后变得渐渐不知怎么来添阿拉伯世界正在被恐怖主义绑架有成为像一匹不知方向狂奔“惊马”的趋势,但站在旁边的西方各国偏偏也开始手足无措。
二十余年前阿拉伯各国还是生活在富足的社会环境里面,如果用十年的时间使得阿拉伯人民回归以前的生活,西方各国会不会同意?会不会控制资本获取的**以资本换取自身安全安慰?
100年前我国民国时代的革命先行者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理想,阿拉伯人民会有人追忆过往提出自己国家的未来目标吗?阿拉伯世界因为苦难成为难民风起之地,但也是生存、发展诉求最集中的地区,基本的民生建设会不会成为他们为了发展的主方向?
如何将国内人员的外流趋势刹住?如何使得叙利亚男童艾兰在土耳其海岸的伤感不在演化成千千万万类似的悲剧?如何使得阿拉伯各国重新变成存在希望的地方,使得百万计的阿拉伯人民走上返乡的旅程?
西方各国能否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在承认自身错误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纸报告?能否将军事人员撤走的同时换上切实为当地人民建设谋福祉的工程建设者?阿拉伯世界建设的突破点在哪里,是城市还是撒哈拉建设?
我国“”链接的西端是阿拉伯世界,是否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在克服苏丹遇袭事件后,援助事业能否在向前发展?我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对外支援体制是完备的、人员是过硬的,西方各国能否本着正义、人道的精神效仿以避免殖民掠夺思想打着帮助援助旗号持续复苏?
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像丘吉尔那样的“铁幕演说”隔离一个他们认为敌对的世界是变得越来越不现实,西方世界停下过去的脚步反思自身,本着历史形成的国际解决问题基本原则,正视阿拉伯世界在民生方面的基本诉求、给予其民族的发展愿景是比较现实的思考方向。
201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