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每天给富人家洗衣来抚养儿子,冷天,手浸在冰水里,手上全是冻疮,可要强的母亲硬是一声不吭,宁愿自己啃煮山芋,也不让儿子饿着。
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私塾先生见罗秉谦每天爬在窗口听先生上课,聪颖的他能把三字经倒背如流,回到家,背给娘听,母亲听了又喜亦悲,喜的是儿子聪明极顶,悲的是无钱供儿子上学。
“儿啊,你命苦,娘不能供你念书,唉。”
懂事的小秉谦安慰道:“娘不要伤心,儿子自己学,我也会写字了,”说着,用树枝在地上写了‘娘’、‘罗’……,母亲含泪而笑。
一日,私塾先生找上问来,对罗秉谦娘说:“嫂子,秉谦这孩子悟性很高,加于教诲定会出人头里,何不让他进私塾念书。”
罗秉谦母亲道:“他叔,这孩子是聪明,只是、只是我……。”
先生笑道:“让孩子来吧,每年只需三升玉米就可以了。”母亲对先生千恩万谢,从此,罗秉谦进了私塾。
上学去的头天夜里,娘俩兴奋得彻夜难眠,母亲叮嘱道:“谦儿,去了学堂要听先生的话,不可调皮,知道吗?”
罗秉谦嗯了声:“娘放心,儿子一定听娘和先生的话。”
娘又道:“将来出人头里了可千万不要忘了恩师,做人要和善,不可瞧不起贫穷之人,要记住自己也是贫寒出身,切记娘的话。”
寒去春来,一晃四年过去,罗秉谦成了闻名的才子,吟诗作画锦绣文章,院试,中了生员,也就是秀才,左邻右舍无不夸赞,乐得娘整天合不拢嘴。
又经三年苦读,八月秋闱,得了第一名,成了解元。虽已是举人,可罗秉谦谦逊好学,并不满足止步,春闱又得了贡士。最后殿试,得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出身”之号,任翰林院修撰,虽只是个从六品京官,可罗秉谦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做事,为人谦恭,深受翰林院掌院学士罗少卿的欣赏,同姓又同僚,在罗少卿的暗示下,拜其门下,收为义子。
得此朝中二品大员提携,罗秉谦是平步青云,不消五年,已是官拜四品太常寺少卿。此时,他将母亲接到京城,极尽孝心,终于让母亲过上了安逸的日子,他也娶了罗少卿之女为妻。
又过了十一年,老母亲寿终正寝,临终前,对哽咽不已的儿子道:“不要难过了,谦儿,还记得娘当年对你说的话吗?”
罗秉谦使劲点头,母亲又道:“现在你已为官,为官不要忘了清廉,要上忠君,下爱民如子。”
罗秉谦抓着母亲的手哭道:“娘呀,您就放宽心,儿子定会记住您的教诲,忠君报国。”
母亲微笑着,放心地闭上了眼睛。
想到这,罗秉谦不禁眼泪涌了出来,是自己没有把握住自己,辜负了母亲的辛苦养育,辜负了她老人家谆谆教诲,辜负了先生的教导,也辜负了罗大人慧眼识英才,是自己渐渐被贪婪迷了心智,才至今日枷锁加身,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泪如潮涌,已是悔之晚矣!
如今虽保住了项上头,却落得发配蛮荒边陲的下场,害得妻妾儿女一个个失魂落魄,这辈子再无出头之日,恨自己利令智昏,也恨这充盈着利欲熏心的官场规则。正是一展宏图的时机,不能名垂青史,而落得个遗臭万年,悔当初没有听陈之道的忠告,悔偏信小人之言,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啊。
罗夫人见相公望着夜空出神,忽闪的火光,影照出罗秉谦眼中泪光,她挪过去,伸出手紧紧握住罗秉谦的双手,道:“老爷,不要想过去的事了,我们跟着你,一家人这辈子不会分开,同甘苦、共生死。”
罗秉谦望着姿色已褪,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的夫人,羞愧难挡,仰天一声长叹,不禁又是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