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云影在家发愁,且说葫芦回到家,首先去见娘和奶奶。
郑家宅院并不奢华,除了大一些,房子多一些,也就跟普通的农家院子一般,不过房屋都是青砖小瓦,院墙也是石头砌成的。
暮色渐浓,但还能看清院墙外面爬满了扁豆藤蔓,上面挂着一串串弯月似的扁豆。青绿的豆身,镶一圈紫色的线条,老些的已经青中泛紫。茎叶末梢,尚开淡紫色的小花,夹杂在藤叶中间,给这薄暮增添了些许亮色。
沿墙根下种了一溜野菊花,只还没到开花的时候。
郑宅只有两层进深,分东西院落。
东院是郑家老宅扩展成的,正房六大间,除堂屋外,偏房均分隔成前后两间;前后院的东西厢房也都齐全,如今是郑家老爷子和老太太带着小儿子青山、孙女紫茄在这边居住。
西院原来是葫芦的姑姑家,即张家的房子,也是两进的院子,正房四大间,并东西厢房,后面连着三间抱厦。张家搬走后,郑家将这院子买了下来,将两家的院墙打通,各开了一道月亮门,中间的竹园依旧留存。
西院是葫芦兄弟和爹娘的住处,读书习武歇息都在这边,吃饭却在东院。
葫芦一进东院大门,就听见上房东面正中堂屋里笑语喧哗,人声鼎沸。待跨过门槛,只见灯火通明处,年老婆子年轻媳妇俊俏小女娃,济济一堂,各色人物各样装扮,加上丫头们往来穿梭,真是热闹极了。
细一打量,原来是外婆、舅母和大舅奶奶都来了,还带了三个表妹。有两个是大舅奶奶的孙女,十一岁的是杨云华,九岁的是杨云燕;还有一个是舅舅的闺女刘蝉儿,才八岁。
因郑老太太娘家和儿媳妇刘氏娘家同在一个村——刘家塘,所以这老少两代亲戚就相约一块来了。
众人正说笑,郑家老太太瞄见大孙子回来了,急忙招呼他过去问话。
五岁的妹妹紫茄飞快地跑过来,冲着他张开双臂,欣喜地叫道:“大哥,你咋才回来哩?我们都等你回来才吃饭,都等了好长时候了。”
葫芦看见粉团团的妹妹心中一软,忙弯腰抱起她,笑道:“去秦伯伯家了。淼淼给你带了点心哩,瞧见了么?”
春子先回来的,应该把点心送进来了吧。
小丫头橘儿忙应了声,说她刚接过来,便把那篮子拿给太太瞧。
紫茄从大哥身上挣下来,欢喜地跟了过去——她可喜欢吃云姨做的点心了。
这边葫芦就被老老小小一堆女人给围住了,寒暄见礼、长辈爱抚、同辈问候,直闹得他头晕眼花,加上听了秦瀚的话,心中有些芥蒂,很想逃跑。
他不着痕迹地往他娘刘氏身边移过去,趁势将云影的话转告了。
刘氏听了点头,吩咐他快去洗脸换衣裳,说马上就要吃饭了。
郑家是地道的农户,平常时候,喜欢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桌吃饭,且没那么多规矩。今儿来了客人,刘氏将女人们都聚在正房东厢里间,摆了一席,而公爹他们的饭另摆在东厢房的正厅。
葫芦外婆见了,忙笑道:“云岚,让她们几个小的也跟哥哥们去坐吧。兄弟姊妹们一处吃饭说话,也亲热,又不常见的,难得来一回。”
刘氏含笑摇头道:“还是别过去了。黄豆他们淘气的很。这一去,还不晓得要闹出啥事哩。还是安安生生地吃顿饭吧!蝉儿,云华,你们过来坐。紫茄,你也来,陪表姐吃饭。要好好让表姐。你也不小了,该学着待客哩!”
紫茄乖巧地点头,跟个小大人似的,招呼几个表姐坐下,又介绍菜色,请她们不要客气,只管拣喜欢吃的搛,要跟在家里一样才好。
郑老太太乐呵呵地对葫芦外婆笑道:“亲家,甭管她们——她们有云岚照应哩,咱们吃咱们的。大嫂,你坐我旁边。”
说着,将葫芦外婆让到上座,又拉了娘家大嫂坐自己身边,自己在旁陪着,举起筷子招呼起来。
房里只留了个丫头听使唤,余者都不在跟前伺候,娘儿们吃喝谈笑,自有一番亲近热闹。